网关对比及研究

基于OpenResty(nginx lua模块)、Postgre SQL 的网关

动态负载均衡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上游
upstream tulingmall-product-upstream{
server 192.168.65.190:8866 weight=100;
server 192.168.65.190:8867 weight=100;
}

server{
listen 80;
location /pms/ {
proxy_pass http://tulingmall-product-upstream;
}
}

Service

可以直接指向一个api服务节点,也可以指定一个upstream实现负载均衡,简单来说,服务用于映射被转发的后端api节点集合。

Route

对应路由,负责匹配实际的请求,映射到service中。

Upstream

对应一组api节点,实现负载均衡。

Target

对应一个api节点。

Jwt plugin

限流配置

rate limiting插件

支持秒/分/小时/日/月/年 多种时间维度的限流。

支持consumer credential ip 三种基础维度的限流。

计数存储,支持使用local cluster redis 三种方式。

Local存储在nginx 本地 实现单实例限流。

Cluster存储在Cassandra 或postGre sql数据库,实现集群限流。

Redis 存储在redis数据库,实现集群限流。

限流算法:计数器;不能使用令牌桶算法的平滑限流能力。

黑白名单配置

插件whitelist

API 网关设计思路

请求路由

网关一定要有请求路由的功能。这样一来,对于调用端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因为调用端不需要知道自己需要用到的其它服务的地址,全部统一地交给 Gateway 来处理。

服务注册

为了能够代理后面的服务,并把请求路由到正确的位置上,网关应该有服务注册功能,也就是后端的服务实例可以把其提供服务的地址注册、取消注册。一般来说,注册也就是注册一些 API 接口。比如,HTTP 的 Restful 请求,可以注册相应 API 的 URI、方法、HTTP 头。 这样,Gateway 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中的信息来决定路由到哪一个后端的服务上。

负载均衡

因为一个网关可以接收多个服务实例,所以网关还需要在各个对等的服务实例上做负载均衡策略。简单点就是直接 Round-Robin 轮询,复杂点的可以设置上权重进行分发,再复杂一点还可以做到 session 粘连。

弹力设计

网关还可以把弹力设计中的那些异步、重试、幂等、流控、熔断、监视等都可以实现进去。这样,同样可以像 Service Mesh 那样,让应用服务只关心自己的业务逻辑(或是说数据面上的事)而不是控制逻辑(控制面)。

安全方面

SSL 加密及证书管理、Session 验证、授权、数据校验,以及对请求源进行恶意攻击的防范。错误处理越靠前的位置就是越好,所以,网关可以做到一个全站的接入组件来对后端的服务进行保护。当然,网关还可以做更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灰度发布、API聚合、API编排。

灰度发布

网关完全可以做到对相同服务不同版本的实例进行导流,还可以收集相关的数据。这样对于软件质量的提升,甚至产品试错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API 聚合

使用网关可以将多个单独请求聚合成一个请求。在微服务体系的架构中,因为服务变小了,所以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客户端可能需要多次请求才能得到所有的数据。这样一来,客户端与后端之间的频繁通信会对应用程序的性能和规模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于是,我们可以让网关来帮客户端请求多个后端的服务(有些场景下完全可以并发请求),然后把后端服务的响应结果拼装起来,回传给客户端(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做成异步的,但这需要客户端的配合)。

API 编排

同样在微服务的架构下,要走完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我们需要调用一系列 API,就像一种工作流一样,这个事完全可以通过网页来编排这个业务流程。我们可能通过一个 DSL 来定义和编排不同的 API,也可以通过像 AWS Lambda 服务那样的方式来串联不同的 API。

网关设计重点

高性能

在技术设计上,网关不应该也不能成为性能的瓶颈。对于高性能,最好使用高性能的编程语言来实现,如 C、C++、Go 和 Java。网关对后端的请求,以及对前端的请求的服务一定要使用异步非阻塞的 I/O 来确保后端延迟不会导致应用程序中出现性能问题。C 和 C++ 可以参看 Linux 下的 epoll 和 Windows 的 I/O Completion Port 的异步 IO 模型,Java 下如 Netty、Spring Reactor 的 NIO 框架。

高可用

因为所有的流量或调用经过网关,所以网关必须成为一个高可用的技术组件,它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了所有服务的稳定。网关如果没有设计,就会成变一个单点故障。因此,一个好的网关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 集群化。网关要成为一个集群,其最好可以自己组成一个集群,并可以自己同步集群数据,而不需要依赖于一个第三方系统来同步数据。
  • 服务化。网关还需要做到在不间断的情况下修改配置,一种是像 Nginx reload 配置那样,可以做到不停服务,另一种是最好做到服务化。也就是说,得要有自己的 Admin API 来在运行时修改自己的配置。
  • 持续化。比如重启,就是像 Nginx 那样优雅地重启。有一个主管请求分发的主进程。当我们需要重启时,新的请求被分配到新的进程中,而老的进程处理完正在处理的请求后就退出。

高扩展

因为网关需要承接所有的业务流量和请求,所以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业务逻辑。而我们都知道,业务逻辑是多变和不确定的。比如,需要在网关上加入一些和业务相关的东西。因此,一个好的 Gateway 还需要是可以扩展的,并能进行二次开发的。当然,像 Nginx 那样通过 Module 进行二次开发的固然可以。

另外,在运维方面,网关应该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 业务松耦合,协议紧耦合。在业务设计上,网关不应与后面的服务之间形成服务耦合,也不应该有业务逻辑。网关应该是在网络应用层上的组件,不应该处理通讯协议体,只应该解析和处理通讯协议头。另外,除了服务发现外,网关不应该有第三方服务的依赖。
  • 应用监视,提供分析数据。网关上需要考虑应用性能的监控,除了有相应后端服务的高可用的统计之外,还需要使用 Tracing ID 实施分布式链路跟踪,并统计好一定时间内每个 API 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和返回码,以便启动弹力设计中的相应策略。
  • 用弹力设计保护后端服务。网关上一定要实现熔断、限流、重试和超时等弹力设计。如果一个或多个服务调用花费的时间过长,那么可接受超时并返回一部分数据,或是返回一个网关里的缓存的上一次成功请求的数据。你可以考虑一下这样的设计。
  • DevOps。因为网关这个组件太关键了,所以需要 DevOps 这样的东西,将其发生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这个软件需要经过精良的测试,包括功能和性能的测试,还有浸泡测试。还需要有一系列自动化运维的管控工具。

常见网关对比

既然对比,就先宏观上对各种网关有一个了解,后面再挑一些常用的或者说应用广泛的详细了解。

目前常见的开源网关大致上按照语言分类有如下几类:

  • Nginx+lua:OpenResty、Kong、Orange、Abtesting gateway 等
  • Java:Zuul/Zuul2、Spring Cloud Gateway、Kaazing KWG、gravitee、Dromara soul 等
  • Go:Janus、fagongzi、Grpc-gateway
  • Dotnet:Ocelot
  • NodeJS:Express Gateway、Micro Gateway

按照使用数量、成熟度等来划分,主流的有 4 个:

  • OpenResty
  • Kong
  • Zuul/Zuul2
  • Spring Cloud Gateway

OpenResty

https://moonbingbing.gitbooks.io/openresty-best-practices/content/lua/table_library.html

OpenResty是一个流量网关,根据前面对流量网关的介绍就可以知道流量网关的指责。

OpenResty基于 Nginx 与 Lua JIT的高性能 Web 平台,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精良的 Lua 库、第三方模块以及大多数的依赖项。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扩展性极高的动态 Web 应用、Web 服务和动态网关。

通过揉和众多设计良好的 Nginx 模块,OpenResty 有效地把 Nginx 服务器转变为一个强大的 Web 应用服务器,基于它开发人员可以使用 Lua 编程语言对 Nginx 核心以及现有的各种 Nginx C 模块进行脚本编程,构建出可以处理一万以上并发请求的极端高性能的 Web 应用

OpenResty 最早是顺应 OpenAPI 的潮流做的,所以 Open 取自“开放”之意,而Resty便是 REST 风格的意思。虽然后来也可以基于 ngx_openresty 实现任何形式的 web service 或者传统的 web 应用。

也就是说 Nginx 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网页服务器,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反向代理了。第二代的 openresty 致力于通过一系列 nginx 模块,把nginx扩展为全功能的 web 应用服务器。

ngx_openresty 是用户驱动的项目,后来也有不少国内用户的参与,从 openresty.org 的点击量分布上看,国内和国外的点击量基本持平。

ngx_openresty 目前有两大应用目标:

  1. 通用目的的 web 应用服务器。在这个目标下,现有的 web 应用技术都可以算是和 OpenResty 或多或少有些类似,比如 Nodejs, PHP 等等。ngx_openresty 的性能(包括内存使用和 CPU 效率)算是最大的卖点之一。
  2. Nginx 的脚本扩展编程,用于构建灵活的 Web 应用网关和 Web 应用防火墙。有些类似的是 NetScaler。其优势在于 Lua 编程带来的巨大灵活性。

NGX lua api

40个指令 120个api

缓存

一、nginx.conf.

Iua_shared_dict my_cache 128m;

Get /set / delete

Add\replace\incr\get_keys\get_stale

二、lua-resty-lrucache

预设缓存key个数

支持api。 get. Set. Delete

Lua-resty-lock 解决缓存失效

FFI library

可以调用c的函数和数据结构

子查询capture

  • 类似京东查询界面:同时发起多个API
  • 降级服务
  • 每个location只做一个功能

执行阶段 7个